天天见胡林拎着个篮子上县城,许翠和李爱花又常在一处做生意。
每年上胡家吃饭,吃的那些肉,他们又不是看不见。
他们早就知道他家上山捕猎的事儿了。
不过见人没事儿,都睁一只眼子一只眼。
一路上,杨老头和牛车上的村民们聊着新来的这些知青的趣事儿。
先头两批来的知青大多都在小河村安了家,后来的,知道自己回去无望,也在这里处了对象。
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庄稼汉。
胡林也当听乐子,不接话,也没见得上心。
直到他们说起了钟子豪,胡凤凤的男人。
胡林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昨儿晚上,我看到他和另一个知青搂在一起了。
就是那谁的女儿。”
“我咧个乖乖!”
“钟子豪不是胡凤凤男人吗?”
“嗐!女人不在身边,寂寞呗!”
“那女的可真不要脸,有媳妇儿的男人也要贴上去。”
“我看不见的,说不定是人家双方都乐意着呢!”
“那胡凤凤得多惨?自己下乡去了藏地,男人还跟其他女人勾搭上了。
白白还把自家房子给他们住,你说他们这夫妻还能做得下去吗?”
“谁知道咧!我看那老两口也没吭声儿啊!”
“他们哪敢吭声儿,听说他们俩都被那几个不干活儿的当奴仆使唤了。”
“你们是不知道,有一次我从胡家门口过的时候,听见他们一群在捉弄曹招娣。
我听到曹招娣痛叫了两声儿,
那声音老瘆人,我就赶紧走了。”
“哎哟我滴天!曹招娣没事儿吧?
说起来我都好久没在村里见过她了。”
“谁知道呢!这不是自家招来的,又不能给赶出去。
只能自个儿受着呗!”
“要我说啊,他们两口子也是糊涂。
说什么单独一户,几个孩子一起养。
你看去年,胡家的哪个孩子回来看他们一眼了?
造孽咯!”
胡林听得正起兴儿,就到县城了。
只好依依不舍的下车离开。
走了几步,就感觉下半肢不对劲儿。
走起路来有些发飘。
真是好久没坐牛车,一路下来,屁股颠开花了,腿也不听使唤了。
胡林去了罐头厂那边卖熟食。
种类还是老两样,冷吃兔肉和红烧鸡。
这两样原材料好找,也更省事儿。
思来想去,也就没再增加种类。
一个是原材料不好弄,二来是人力不够用。
卖了几年,大家也都熟悉了,生意虽然没刚开始儿那会儿火爆,但也是细水长流。
罐头厂人多,大半的人都来光顾过她的生意。
每天都是东家不买西家买,又没竞争对手,她也赚得盆满钵满。
到现在她的小金库已经有八千多了,离万元户也更近了一步。
不然也不会让胡军帮忙找人。
她都规划好了,只要人一到位,她就能投资赵铭搞滞留针研发了。
熟食卖完,胡林去了供销社,买自行车。
俩营业员也都认识胡林,听胡林说完前因后果后,便把自行车卖给她了。
永久牌的自行车,花了她一百六十八元。
胡林推着车子出供销社,把篮子跨在车把上,就骑上崭新的二八大杠,出城去了。
胡林这边完事儿早,到城门口的时候,杨老头的牛车上还没坐上要回去的人。
胡林特意在杨老头面前停下,打了声招呼。
杨老头看见胡林脚下的自行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笑骂一句,“你这丫头,鬼灵精的。”
胡林笑了笑,眼里带着几分狡黠,“回去了。”
回村才十点过,路上没什么人,都在地里。
胡林一路骑着自行车回家,连个羡慕的视线都没收到,因为一路她都没遇上人。
把自行车抬进院子里驾着,胡林跟李爱花说了一声儿,就背着背篓,拿上绳子上山了。
今天回来迟了,就不上山去训练了,先去把陷阱里的猎物弄回来,下午再训练。
李爱花在院子里围着自行车转了一圈,面上带着满足的笑。
还问跟着过来看热闹的兄妹俩,“你们觉得这自行车好不好看?”
周怀恩童言童语,“好看!我家以前也有自行车,还有三辆呢!
还有小轿车,大轮子车。”
这话说得李爱花一愣。
心里对周家以前的家境一下子就具象化了。
三辆自行车,她们家不是说买不起,而是舍不舍得买的问题。
还有她说的什么小轿车,大轮子车,她听都没听说过,更没见过。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