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杯,敬诸位爱卿!”
说完,他仰头一饮而尽。
刹那间,满殿文武百官纷纷举杯,跟着一饮而尽,同时高声齐呼:“臣等祝陛下……”
………………
随着朝贺仪式结束,众多官员纷纷起身告辞。
就在江宁也打算回家之时,方正化的干儿子方孝忠将他拦了下来,面带笑意说道:“江大人,请留步。
皇上有旨,命您前往御书房议事。”
江宁听闻,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吐槽:“大过年的,还真是不消停。
别人都能回家吃团圆饭,就自己还得留下来加班。”
无奈之下,他只好跟着方孝忠以及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的其他人一同前往御书房。
众人来到御书房,只见朱由校坐在龙椅之上,笑着吩咐方正化给众人赐座、上茶。
江宁与孙承宗一左一右,分别坐在首位,其他官员则按照品级依次入座,文臣武将的座位界限分明。
朱由校目光扫过在座众人,说着说道:“如今大明已有中兴之象,这其中诸位爱卿功不可没。”
言罢,他轻轻击掌。但见方正化和方孝忠各自捧着一个木制托盘步入殿中,木盘之上摆满了红色的锦囊。
众人见状,不禁面露疑惑之色。
此时,朱由校接着说道:“诸位爱卿,这是朕的一点心意,数目倒也不算多,锦囊里最多的装有写着银子数额的纸条,最多五万两,最少的也有一千两。
至于谁能拔得头筹,就得看各位爱卿的运气了。”
话音刚落,方正化和方孝忠分别走到两侧,示意众人挑选。
江宁搓了搓手,仔细挑选了一个,而后其他人也纷纷动手挑选,就连魏忠贤和方正化也都有份。
轮到户部尚书郭允厚时,只见他双眼放光,先是把锦囊凑到鼻下嗅了嗅,紧接着又用手掂量掂量分量。
随后精挑细选了一个,得意地笑道:“老夫这眼睛堪比火眼金睛,这鼻子更是能闻出银子的味儿,这次肯定能拔得头筹。”
众人听闻,不禁哄笑起来。
江宁迫不及待地打开锦囊,只见里面有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万两”。
这时,其他官员也都看到了自己手中纸张所写的数额,同样笑了起来。
唯有郭允厚气定神闲,紧紧握着锦囊,示意众人先打开查看。
江宁见状,站起身来,满脸疑惑地问道:“陛下,臣抽到了一万两银子。”
朱由校听闻,赶忙笑着恭喜:“江爱卿,手气着实不错啊!”
江宁微笑着回应:“多谢陛下夸赞,只是凑巧罢了。
不过臣心中有个疑惑,想向陛下请教。”
朱由校温和地说道:“江爱卿但说无妨。”
江宁开口问道:“陛下,那这一万两银子,臣该到何处领取呢?”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也都纷纷关注起来,毕竟锦囊里装的只是写有具体数额的纸,又不是银票,无法直接拿去使用。
朱由校笑着解释道:“自然是找户部郭尚书领取呀。
诸位爱卿为国事操劳,这份赏赐乃是你们应得的。”
听到朱由校这话,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郭允厚,眼神中满是怪异。
郭允厚见状,心里顿时有些发慌,急忙站起身来说道:“陛下,这银子怎能让户部出呢?”
朱由校笑着反驳道:“郭爱卿,你这话可就没道理了。
诸位爱卿为大明效力,吃着大明的俸禄,朕身为天子,向来赏罚分明。
这笔银子从户部出,再合适不过。
你作为大明的大管家,可不能亏待了在座的诸位爱卿呀。”
郭允厚刚想张嘴辩驳,就在这时,只听魏忠贤一阵大笑:“哈哈哈哈,咱家手气太好了,居然是五万两!”
说完,他转头朝着朱由校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老奴多谢陛下赏赐。”
随后,魏忠贤笑着问道:“不知是哪位大人抽到了那一千两银子?”
在场众人纷纷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纸条,全都摇了摇头。
此时,郭允厚急得脸色通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冒,双手颤颤巍巍地打开锦囊。
一看之下,整个人瞬间瘫软在椅子上,嘴里忍不住念叨着:“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言罢,两行老泪夺眶而出。
众人见状,顿时哄笑起来,江宁更是忍不住捧着肚子笑得前仰后合。
老郭刚刚还吹嘘自己目光如炬,堪比火眼金睛,鼻子更是能嗅出银子的味道,定能拔得头筹。
不成想,最后竟是老魏运气爆棚,得了个五万两的大奖,而他自己却只抽到了最少的一千两银子,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就连朱由校也被这一幕逗得笑出了声。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