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酒话供销情> 第48章 累了歇一会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累了歇一会儿(1 / 2)

1983 年的春节刚刚过去不久,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不大对劲。或许是因为最近看了太多医学方面的书籍,导致心理作用作祟吧。

于是乎,我索性跑到书店里,一口气买下了诸如《内科学》、《千家妙方》等好几本厚厚的医学巨着,准备回家好好地钻研一番,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对这些医学书籍的深入研究之后,我越发坚信自己需要到医院接受系统的治疗和调理。思来想去,最终我决定前往宝东中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并打算在那里喝上几天的中药汤剂来调养身子。

然而,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母亲时,她却毫不犹豫地表示出强烈的反对意见。原来,此时正值我的妻子国春玲即将临盆之际,母亲认为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我丢下家里人跑去住院实在是不太合适也不应该。

可我心里清楚,如果我的身体状况一直得不到改善甚至恶化下去,那么即便孩子顺利降生,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又能有多大的意义呢?所以,尽管母亲极力阻拦,但我还是坚持己见,并提前与妻子国春玲做好了沟通。

好在妻子非常通情达理,她理解我的苦衷,支持我先去治好自己的病。就这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毅然决然地踏出家门,朝着宝东中医院进发。

而就在我离开家门的时候,隐约听到身后传来母亲那略带嗔怒的声音:“这小子真是够绝的!”她口中所说的“绝”,自然不是夸赞之词,而是指责我太过绝情绝义,不顾及家中待产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但此刻的我心意已决,一心只想着尽快让自己恢复健康,能够重新肩负起作为丈夫和父亲应尽的责任。

果不其然,国春玲在农历正月这个充满喜庆氛围的时刻诞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婴。自此之后,她便开启了坐月子的时光。一开始,照顾她月子生活起居的重任落在了我的母亲身上,而我的父亲则承担起了生火、烧炕等重要工作,以确保室内温暖如春。

至于我呢,没有在中医院那里久留,仅仅住了短短数日,便匆忙赶回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伺候国春玲坐月子的事务当中。

结婚最初几年,我和国春玲之间避免不了争吵,甚至有时还会发展到动手的地步。不过所幸,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大多数时候都集中在了我们婚姻最初的那段磨合期。

国春玲这个人,表面看起来温顺柔和,似乎有些蔫儿吧唧的样子,但实际上内心却有着的主见和想法。要不然,当年她怎么可能在年仅十七八岁那样青涩稚嫩的年纪,就只身一人勇敢地前往安国供销社,向我展示她自身独特的魅力与优势呢?

而且,她一旦认定了某件事情或者某种观点,就会异常执着,不轻易妥协退让。很多时候,当我俩意见不合时,她往往选择默默地生闷气来表达不满,而非直接与我展开激烈的争论。

在待人接物上,她好像挺宽容大度的,但实际上也就只是普普通通罢了。尤其在情感交流和互相理解包容方面,她显然还有所欠缺,对于如何经营夫妻间的感情以及给予对方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她并不是特别在行。

当她开始跟我闹别扭、生闷气的时候,我着实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因为我怕控制不住自己的大男子主义。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终于让我想到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主意——那便是通过给洪小梅写信来练练文笔,并期望借此能够唤醒国春玲,让她好好珍惜眼下的生活。

毕竟,如果没有国春玲的突然闯入,或许我和洪小梅之间真的有可能修成正果。但命运总是这般愚弄人,莫名其妙地便走到了如今这样的境地。

这期间,我给洪小梅写了很多信,我觉得自己有错,但是毕竟结婚了,寄出去的很少。

我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家人们面前提及国春玲出众的外貌。我的意图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想要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虽然她有诸多缺点,但至少我得到了她的如花美貌,如此算来也不算亏,并提醒家人不要对国春玲要求过多。

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这种行为极有可能引起家人们的反感。毕竟,在别人面前大肆夸赞自己配偶的优点,也是要讲究时机和场合的,若是把握不当和稍不留意,就可能显得过于夸张而招致旁人的暗自嘲笑。

老弟今年居然选择了休学,而办理休学手续的任务则恰巧由我顺路帮他完成。看着老弟还算健康的身体状况,我实在想不通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后来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原来是因为一件令他极为恼火的事情。

据老弟所言,一切的起因都源自于一个名叫刘鸿鹄的同学对他的算计。这个刘鸿鹄生怕老弟的成绩名次超越自己,于是便动起了歪心思。

当需要到班主任那里帮忙抄写分数时,刘鸿鹄趁着在英语老师处抄录分数的机会,将老弟原本应得的 62 分恶意篡改为 26 分。

如此一来,待到班主任根据这些分数来给学生们排定名次时,老弟可就吃了大亏。我满心疑惑地向老弟问道:“既然发现分数不对,那你怎么不及时更改过来呢?”

老弟一脸无奈地回答道:“当时公布名次的时候,外语卷子还尚未发放下来,所以我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确切分数啊!等终于拿到外语卷子,想要去更正名次的时候却已经为时已晚。”

听到这里,我不禁问他道:“那也没关系呀,你只要拿着卷子去找班主任说明情况,让他把名次重新修改一下不就好了嘛,何必为此事这般生气呢?”

老弟瞪大了眼睛对我说:“哥,你不知道啊,这事儿可还没完呢!”

他一脸愤愤不平地接着说道,“那个班主任是教数学的,之前竟然给我少计了 10 分!不过还好,我早就发现并且把那 10 分给找回来啦。但是现在名次都已经公布完了,如果再去把外语少算的分数找回来,不仅会特别麻烦,而且感觉这样做太看重名利了些。再说了,哪能有这么倒霉的事情啊,怎么可能连续出现两次计分错误嘛!”

说到这里,老弟气得直跺脚,“肯定是老师和刘鸿鹄合起伙来整我的,不然怎么会这样!”

看着老弟如此愤怒,我连忙安慰道:“老弟呀,别气坏了身子。老师应该不会故意整你的,也许只是个无心之失而已。倒是那个叫刘鸿鹄的同学,说不定才是故意使坏的人呢。”

听到这话,老弟疑惑地看向我,问道:“哥,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呢?难道从他的名字里就能看出什么端倪吗?”

我神秘一笑,然后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姓名学》,一边翻着书页,一边对老弟说:“别急别急,等哥哥好好找找。”

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找到了相关的解释,指着书中的一段文字对老弟说:“你看看,根据这上面所说,‘鸿’字通常代表志向高远,但有时也可能意味着过于自负;而‘鹄’这个字,则常常与野心勃勃联系在一起。综合起来看,这个刘鸿鹄很有可能就是那种喜欢耍小聪明、爱算计别人的家伙。”

说完,我拍了拍老弟的肩膀,继续劝道,“所以啊,老弟你就别跟这种人生气啦,说不定他以后反而会成为你的贵人呢!”

“为什么呢?”老弟满脸疑惑地看着我问道。

我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刘鸿鹄这个名字其实挺有意思的,可以写作‘留鸿鹄’啊!也就是说,那个叫刘鸿鹄的人所截留的是一只天鹅。而老弟你可是真正的鸿鹄哦,拥有着无比远大的志向和抱负!相比之下,那个姓刘的学生顶多就算是给天鹅打打下手、跑跑腿儿的角色罢了。所以嘛,既然现在已经休学了,那你可得抓住机会好好把外语这门功课给补上。只要你的外语水平提上去了,那就真可谓是万事大吉喽!”

老弟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说道:“哥,你知道吗?在我读初中那会儿,安国中学的外语教学进度简直太慢了,不知道耽误了多少学生呢!当时我们的那个英语老师一直都想调离学校,但校长死活不同意,结果那位老师一气之下竟然直接罢工了!”

就在1983年前的征兵中,四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参军入伍,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而三弟则暂时留在自强村,以务农为生。

大哥呢,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人脉关系,早已成功地活动到了安国中学任教,并且还曾经担任过老弟初一时期的语文老师。

大姐和玉珍都是朴实无华的农民,每日辛勤劳作于田间地头。至于三妹和老妹子,则依然还在学校里孜孜不倦地读书求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们姐妹几个似乎很难有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机会。

大姐如今已经生育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活泼的男孩。而大哥那边,他的妻子即将迎来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因为前面三个孩子都是女孩,所以这次全家人都满心期盼着第四个孩子能够是个儿子。然而,大家心里也很清楚,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超生的第四个孩子不仅要面临高额的罚款,而且可能无法分到土地。

再看看玉珍这边,她已经顺利生下了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三弟同样也拥有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但据说他还想再生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

我的老姨育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原本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幸福美满。然而就在198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降临到了老姨身上。不知为何,她的双腿逐渐变得无力起来,起初症状尚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发严重。家人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药,可在附近的医院都未能查出确切病因,病情始终不见好转。

当老姨来到母亲这里时,尽管身体不适,但她依然保持着以往那种乐观开朗的性格。只见她刚一进屋,便迫不及待地寻找起老弟来。说起老弟与老姨的缘分,还要追溯到去年的一次偶遇。那时,两人在宝东街偶然相遇,随后一同前往黄奇医生家等待车辆。而那辆车正是来自永久大队的一辆轮式拖拉机。就这样,老姨和老弟一路同行到了万丰。老姨特意给自己的姐姐——也就是我的母亲买了几根香喷喷的麻花,但由于当时并未下车,所以这些麻花最终还是由老弟带了回来。而老弟此次回家,也是为了共度中秋佳节。

这次见面,老姨见到老弟后亲切地说道:“老外甥啊,听说你回来修行啦!你看看能不能给老姨开个药方呀?我这腿现在走起路来总是软绵绵的,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呢。”言语间透露出对自己康复的渴望和对老弟的信任。

老弟听闻此事后,心急如焚地开始翻阅那一本本厚重的医书,而此时的我刚刚踏入家门,见此情形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我们一同寻找解决之法。然而,尽管我们费尽力气查阅了众多资料,但最终仍然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根据对“重肌无力症”有限的了解开出了一个中药方子,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着它能产生一些效果。

日子一天天过去,后来我们听闻老姨竟然真的相信了我们所开的药方,亲自将那些苦涩的中药熬煮成汤汁服用。可是令人失望的是,这个药方并没有带来任何显着的疗效。

当老姨再一次来到母亲这里时,情况已经变得极为糟糕——她甚至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行走,而是需要别人背负才能进入屋内。原来,此次老姨前来是因为要前往县里看病,途中经过万丰便顺道来看望一下。母亲见到老姨这般模样,心中不由得一紧,连忙跟随她一起返回家中。

在老姨家小住的几日里,母亲无意间注意到老姨的脖子根部竟有一块明显凸出的肿块!这个惊人的发现让大家都感到惶恐不安。于是,老姨不敢再有丝毫耽搁,立刻动身前往市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经过一系列详尽的检查之后,医生给出了令人心碎的结论:老姨患上的并非普通病症,而是肺癌,并且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至淋巴部位。而导致老姨腿部无力、无法正常行走的真正原因,则是由于肿瘤不断生长从而压迫到了相关神经。

结果自然是不能跟老姨如实相告的,毕竟这个消息实在太过沉重,大家都担心她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众人最终决定带着老姨前往省城的大医院再做一次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期望能够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或者寻找到更为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考虑到老姨一生辛劳,从未有过出远门游玩的经历,这次去省城看病正好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可以让她好好游览一下大城市的风光景色,放松心情。就这样,母亲主动承担起了陪伴老姨一同前往省城的责任,而老姨家的表弟则负责引领着她们穿梭于城市之间。

当一行人满怀期待地赶到省城后,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却与之前如出一辙——老姨的病情不容乐观,癌细胞早已扩散至身体各个部位。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医生们给出的建议唯有进行化疗来尽量延缓病情的恶化。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正在接受痛苦的化疗治疗,老姨依旧被蒙在鼓里,并不知道自己真实的病情状况。或许这对于她来说,暂时也是一种别样的保护吧。

我自己呢,曾经当过一年的企业老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所夜校渐渐地走向衰落,最终关门大吉了。好在单位及时调整策略,开始鼓励员工经商创业,这种模式有点类似于后来所说的“下海”。具体来说,就是单位会借给职工一千元作为启动资金,并为其办理停薪留职手续,让员工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商海闯荡一番。如果将来哪天决定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那么只需要将当初借的那一千元如数归还就行了。

话说老屯那边正在经历一场大变动,该分的分、该扒的扒,生产队的仓库也难逃这一命运。这不,村委会已经发出了号召,呼吁村民们前去拆除这座仓库,并且承诺谁参与拆除工作,那些拆下的木料就归谁所有啦!这消息一经传出,可把大伙给激动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