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章 调整北线
在战后叙功,新七师一旅因在开战之初连下广灵、阳原等几城,打开了良好局面,并且在进攻张家口的战斗中也发挥了主力作用,被公评为此战头功。
骑一军骑三师几乎全军覆没而没有退却,也列为一等功,与别的部队待遇不同的是,阎锡山命令在其战斗的地方树碑立传,将骑三师的精神广传。
本次作战,其他各部基本上也都是奋勇争先,没有出现一支拉胯拖后腿的部队,所以阎锡山对全部参战部队进行嘉奖,分别授予勋章和发放奖金。
对于傅作义的35军,为这次张家口的局势能转危为安也是居功不小,阎锡山除了给其补充了不少弹药外,还从张家口的物资中抽出上万套棉被棉衣补入35军。
在叙功之后,更重要的事情是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山西战略防御结构的变化。
由于战线北移了几百公里,前线直接从忻口一线变成了张家口。这样涉及的就是山西整个战略部署的大调整。
阎锡山对此不敢轻率决定,决定召集晋绥军的所有高级将领在一起共同来商议。李志坚也被从张家口召到了大同。
在大同收复之后,阎锡山也赶到大同,来亲自看一看丢失了六年的故土,并在大同召开了这次高级军官会议。
会议上争议最大的在于张家口的防御,以参谋处为主的一派,认为张家口没有地利,防也防不住,不应该布置重兵。
而以李志坚、赵承绶为主的一派则认为应该强化张家口的防御。如果张家口不牢固,那么大同虽然收复,但是仍无法放心发展,还是实际上的前线。
在李志坚发言时,在说完自己的观点后,按照自己的惯有方式,说起守住张家口有几个有利点。
第一是现在晋绥军的实力扩大不少,不说山西的晋绥军在抗战开始以来又扩充了43军、83军等几个军,就连在绥远的傅作义部现在也有了三个军。在收复大同和张家口之后,晋绥两省已经连成一体,再次面对日军大规模进攻之时,抵御能力早已今非昔比。
第二,有了张家口在第一线顶着日军,那么战略防御重心就可以北移,那么赋税之地就大了,可以供养的部队人数就可以增加,就诸如之前移民自卫队的五万人,现在就可以整编入伍。
第三就是随着美国的参战,有美军飞机的支援,而日军的空中力量则大量被抽调到东南亚去。所以在制空权方面,之后优势会越来越向有利于晋绥军的一方转变。
光阴小说网